梅竹山莊社區史—認識我們的新故鄉
文/鄧淑慧
從歷史的光曙才能看清自己的舞台
會選擇來到「梅竹山莊」定居落戶的人﹐必定是因為這裡的環境有許多吸引人的條件﹐而我們這一批最新的移民﹐可否知道「梅竹」這一帶的生活圈是怎麼形成的 百年來她是如何演變發展的 以及如今在這個生活圈中的特點和問題﹐我們試圖追尋一些歷史的痕跡﹐以便在時空中找出自己的座標﹐看清自己的定位﹐以及自己在這個歷史﹑環境脈絡下生活的意義。
地理的演變
由於這裡原本不是一個村莊﹐也不是一個「祭祀圈」﹐甚至連一個主要的地名都沒有﹐她是許多地方的邊界點﹐所以很難有一個界定的範圍﹐如今我們統稱為「梅竹生活圈」﹐範圍大約是:
清朝時代﹐東邊有「埔頂」﹑「金山面」﹐西面是「青草湖」﹑南為「雙溪」﹐梅竹社區應該是在「赤土崎」的偏南方﹐在「埔頂」﹑「雙溪」﹑「青草湖」交界處一帶。
道卡斯人是這兒的原住民
現在我們稱為平埔族中一族 …….道卡斯族﹐在荷蘭據台時代開始有了文字記載他們的存在。荷人以「 pocael 」「pocaal」 記載竹塹社戶口資料﹐當時(1647年)有七十八戶﹐三百二十四人。
明鄭時期﹐雖然北台灣設有天興縣﹐但其政治勢力主要在南台灣﹐竹塹地區依然是道卡斯人的活動範圍。明永曆三十六年(1682)清軍準備進犯台灣﹐鄭克塽為運送軍需糧餉北上接濟雞籠﹑淡水的軍隊﹐沿途徵用土番。由於勞役繁雜嚴苛﹐土番相繼作亂﹐竹塹社亦響應﹐鄭克塽令陳絳討伐﹐社番逃入十八尖山﹑客雅山等地﹐即今寶山﹑北埔﹑額眉等丘陵地。這是有文字史以來﹐和梅竹社區關係最近的第一次。
移民……..爭奪土地﹑開墾土地
同年﹐王世傑因負責督運軍糧﹐途經竹塹時﹐見地荒原平坦遼闊﹐溪流縱橫﹐適於開墾耕種﹐他將漢人耕作技術引進﹐今天新竹地區的農田﹐大半的墾植殖﹐都在他手中完成。另一種說法認為王世傑是在康熙三十年﹐率領親族一百八十餘人進入竹塹墾殖﹐開啟了漢人爭奪土地的第一頁﹐也是第一批融入這塊土地的移民 ……閩南人。
第二波移民潮是雍正三年(1725)客家人徐立鵬為首﹐客家人晚閩南人十餘年來到﹐因此水利便利之地都已經被閩南人開墾殆盡﹐客籍移民只好在丘陵地開墾﹐其中的艱辛可以用黃榮洛所寫的 「渡台悲歌」來形容﹕
「勸君切莫過台灣﹐台灣恰似鬼門關﹐千個人去無人轉﹐知生知死都是難。就是窖(墳)場也敢去﹐台灣所在滅人山。
台灣本係服建省﹐一半漳州一半全泉﹐一半廣東人居住﹐一生生番併熟番﹐生番住在山林內﹐專殺人頭帶入山﹐帶入山中食栗酒﹐食酒唱歌喜歡歡。熟番原係人一樣﹐理番吩咐管番官﹐百般道路為末處﹐講著賺銀食屎難。」(潘)
竹塹社原住民協助清兵平定林爽文事變有功﹐設屯番制﹐並訂定「土牛溝」禁止漢人越區開墾﹐「土牛紅線」以東為收歸為平埔熟番的屯墾區﹐名義上是為了保障原住民的權益﹐漢人移民而成為受雇於竹塹社之雇農或開墾戶。但短短一﹑二十年後﹐竹塹地區土牛溝以西的廣大草地﹐幾乎都落入和人手中﹐而成為閩粵墾佃拓荒置產的新天地。由於熟番必須繳納很重的課餉﹐還要題工個種勞役﹐無暇耕種打獵﹐只好以杜賣草地荒埔來支付沉重的課餉。結果使得鹿場更小﹐終陷入不得不繼續杜賣草地的惡性循環(施) 。到了乾隆末年﹐林特魁﹑林泉興等敏粵移民已經逐步由竹塹社番中取得南門城外﹐土地公坑﹑大坪頂﹑金山面至厚力林一帶的墾地權利。
乾隆二十六年﹐竹塹地區少數點狀的界址﹐才被土牛和土牛溝串成線狀的分佈。這條「深六尺﹐闊一丈貳尺」的有形番界﹐仍然限制不了和人向番地的侵耕和越墾﹐施添福先生將「土牛紅線」以西稱為「漢墾區」﹐以東分為「保留區」和「隘墾區」﹐這三種區域代表著不同的土地拓墾和經營方式﹐也形成不同的社會組織和族群關係。「梅竹」一帶﹐剛好在「土牛紅線」經過的區域﹐但到底在以東或以西﹐以目前的史料仍不得判讀。
但施添福也表示: 不論是漢墾區﹑保留區或隘墾區﹐墾戶都是拓墾的中堅份子﹐墾戶不論是向業戶﹑番社﹑佃首取得佃批。都要親自批荊斬棘﹐除非安全受到威脅﹐都以草寮暫充棲身之所﹔等到拓墾初步完成先種五穀雜籽﹐其次竹坡鑿玔﹐最後身耕細作。這些電農乃在自幾的田地上擇吉興工﹐見竹永久性的家屋。於是從荒原的草寮﹐到田也間散佈著零散的家屋﹐隨著漢移民所到之處﹐這種散屋竹漸由漢墾區巷保劉區和隘肯區擴散﹐在清代竹塹地區構成點型的散村景觀。研著大路小徑﹐巷業戶﹑佃首的收租公館集中﹐這些公館竹漸成為鄰近地區的交通節點﹐而發展成集村式的鄉街﹐如今山面。基本上「梅竹」應該還是相當荒涼的地帶﹐西面仳鄰著的亂葬崗的雞蛋面就可以想像這一帶的貧瘠。
這時候的梅竹社區一帶﹐相對於竹塹城﹐是一個邊陲而且危險的地帶。從一片荒原﹐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今日的科技重鎮﹐如何為建商青睬﹐科技人選擇落腳的理想家園呢?這中間還有許多艱辛的歷程和發展過程所帶來的問題﹐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
「土牛紅線」小檔案
土牛﹑土牛溝﹑土牛紅線﹐是清代治理台灣時所劃定的人文界線。一來為防和民窩藏於番地﹔二來使生番不得逸出為害。此一政策最初緊為隔離漢番﹐最後竹漸演變成劃分漢民﹑熟番﹑生番界線的傾向。
先是在生番出沒的要口處立石為界。繼而在立石處開溝﹐」以山溪為界﹐其無山溪處﹐亦一律挑溝堆土﹐以分界線。」築為界線的土堆﹐其外形如臥牛﹐故稱土牛﹔而居側的深溝﹐則稱為土牛溝。此外﹐當初畫界時﹐曾使用紅比再輿圖上畫線﹐因此習慣上以「土牛」代表地表上有形的界線﹐「紅線」只稱地圖上無形的番界﹐兩者合稱「土牛紅線」。(施添福)
從荒原到科技城
在原住民的時代﹐這裡應該是一片荒原﹐既不臨港﹐也沒有肥沃的土地和便利的灌溉。一直到漢人將灌溉技術引進﹐硬是開墾起來﹐從城裡慢慢往竹東方向拓展﹐一寸一寸地與原住民爭地﹐因此這個過程﹐除了開墾荒地的辛苦外﹐還交雜著漢人彼此對土地的爭奪械鬥﹐更危險的還是防縊「兇番」的出沒。清朝政府為了管理的方便與安撫原住民﹐立石﹑開溝等方式制訂了一條「土牛紅線」﹐盡止漢人越區開墾。
這時後的赤土崎在「土牛紅線」之外﹐也就是在所謂的化外之地。之後漢人不斷越區偷墾﹐引起爭端。清政府以屯田制﹐讓所有權歸平埔社人所有﹐漢人要向番社租地方能耕種。相對於竹塹成的繁榮﹑竹東﹑竹北的快速發展﹐這裡只是艱辛開墾的貧脊之地。所以晚到的客家人只能硬著頭頸向這危險貧瘠之地爭地。
清代就有新竹南門面(歌薰門)到金山面的道路﹐此路經關東橋到樹林(竹東)。墊定下今日交通樞紐的基礎。日據時代屬於「國道」級的「規定道路」﹐明治四十年設有輕便車道。這條由新竹市南門經花園街到翅土崎到竹東的輕便車﹐曾風光一時﹐也為兩地的貨物﹑交通提供更大的流量。到了昭和十二年﹐自動車(公車)逐漸發達﹐輕便車的風光歲月才被取代。1923年﹐竹東探勘出油氣﹐日皇昭和的弟弟皇太子要來探查﹐總督府直接撥款給地方拓寬現在的光復路﹐殖民政府還規定居民必須夾道頂禮﹐讓老一輩對這條路留下深刻的記憶。當時的路旁種植了油加利樹作為行道樹﹐政府還規定居民要照顧路樹﹐可憐「十年樹木」苦心的政策與執行﹐1978年在發展---拓寬的觀念下全部被砍除。光復初年叫「拓東路」後改名為光復路。這時候梅竹區仍屬於新竹‑--竹東交通要道旁的小散村﹐應是一片紅土的蔗田﹑茶園﹐因為當時光復路工研院附近(東光路)只有一戶鄭姓人家﹐入夜後一片遍漆黑(蘇)。由於地理位至恰好在新竹----竹東的交通樞紐﹔加上大戰後軍事基地的進駐﹐關東橋一帶交通負荷日趨繁重﹐使這條黃金路線不斷成長。1978高速公路通車﹐交流道的位置剛好設在光復路上﹐這時「梅竹」的條件更躍升為新竹聯絡台北甚至全省的黃金地段。交通的發展讓醜小鴨搖身一變成美天鵝﹐但要知道這也不是偶然的機運下的結果﹐而是有些背景條件加上政策性的導向所醞釀成的。
日據時代﹐竹東員崠子山油礦的發現﹐日本政府於是在今日的工研院成立了「天然瓦斯研究所」﹐昭和十一年﹐也就是六十年前﹐日本人就有意將這個區域規劃成軍事基地﹑與科技研究的重心。國民政府接收以後﹐由中國石油公司接管﹐接續燃料和石油產品之研究。三十四年改組為「經濟部聯合工業研究所」﹐間接促成清大﹑交大的相繼設立﹐培育無數的科技人才﹐因此科學園區的選定也在這些條件的累積下產生。
工研院 小檔案
工研院的前身﹐「台灣總督府天然瓦斯研究所」。六十幾年前﹐也就是昭和十一年﹐設立於新竹州新竹市之赤土崎﹐掌管天然瓦斯之研究與調察事務。直隸屬於台灣總督府管轄﹔日本皇太子及新竹總督﹐均曾蒞臨視察﹐可見其重要地位。
當時的正門前方有一座北部唯一的賽馬場﹐也就是在現今的新竹高商校址。日本戰敗後﹐曾任第一部部長的松井明夫還在東京籌組「赤土會」以連繫瓦研所時代的同仁情誼。當時台灣籍同仁洪萬龍等人還千里赴會﹐一直到民國八十三年老輩凋零﹐不得
不宣佈解散﹐才結束了這段日台情誼。
光復後由中國石油公司接管﹐還兼接收海軍第六燃料所(今化工所對面)﹑東光宿舍(當時叫丙號宿舍)﹑光明新村。接收戰後一片殘景﹐機具殘缺﹐中油公司整頓後﹐側重在燃料及石油產品之研究。民國四十三年改組為「經濟部聯合工業研究所」﹐原意是要推動糖業試驗所﹑肥料公司﹑林業試驗所﹑台北工業試驗所等各研究機構合併﹐但整合失敗﹐徒有其名。不過五十一年所設立的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室﹐讓聯工所許多研究大放異彩。
阮鴻騫院長將原來在水源地的大門改在光復路﹐一來為了光復路寬敞交通較便利﹐二來為了同仁往返光明新村宿舍方便﹐工研院才有今天的門面。
民國六十二年﹐政府大力推動十大建設的同時﹐將原來經濟部的「聯合工業研究所」和「聯合礦業研究所」以及「金屬工業研究所」三個單位合併﹐改制為財團法人「工業技術研就院」。
其中「聯工所」初期仍以化學工業之研究為主﹐之後電子工業研究中心成立﹐接著電子所﹑能源所﹑機械工業研究所相繼成立。七十二年﹐「工研院聯合工業研究所」才又改名為「工研院化學工業研究所」。在梅竹社區旁的「測量技術發展中心」也是在化工所的支援下成立。現任市長童勝男曾任化工所副所長。
工研院對新竹﹐甚至對整個國家的發展﹐功不可沒。日本政府當初的規劃和設置﹐對於帶動整個新竹成為高科技的科學城有關鍵性的影響。
二次大戰結束後﹐中美訂立「原子和平用途協定」﹐政府遂成立「清華大學籌備委員會」﹐當時各縣市政府認為有助地方發展﹐皆極力爭取社校。首任校長梅貽琦南來北往看了十幾塊地﹐因中央科學研究院院長胡適之的關係﹐起初青睞台北的南港﹐但天候過於潮濕而作罷。當時新竹首任民選縣長朱盛淇極力爭取﹐梅貽琦看上這塊屬於中油公司的地﹐由聯工所代管﹐當時聯工所的所長沈覲泰認為與大學為鄰﹐設備人才可以互相交流﹐頗多助益。為了讓清大達到復校標準﹐於是將中油的地﹐連同成功湖﹑東院也一併移撥﹐送了42甲地。民國四十五年「新竹縣各界協助清華大學復校委員會」提供34甲土地﹑五十萬基金給清大復校。清大在原子﹑物理﹑數學等科系為台灣科學研究札根做為回饋。
交通大學在四十七年在博愛校區成立﹐六十七年因擴充校地﹐才搬到原「陸軍威武營區」的光復校區﹐陸續又收購民地和「陸軍日新營區」最近又在徵收校地﹐預計擴充到77公頃。交大在電子科學﹑半導體方面貢獻頗大。
兩所大學的匯集﹐讓這塊原被規劃為科技研究與軍事用地﹐轉型為高科技的知識殿堂﹐培育無數的尖端科技人材。科學園區的設立和這一「人力」的因素有密切關連。民國五十八行政院即已規劃在新竹設立科學工業原特定區﹐即因清﹑交大﹑工研院能就近題供研究和技術人材﹐與廠商進行人才培訓﹑建教合作和共同研究。六十九年終於在政策的強力主導下﹐在此下了一顆金雞蛋。隨著科學工業的快速蓬勃發展﹐第二期﹑第三期陸續徵地開發。原有貧瘠的農地﹑荒涼的墳地搖身一變成國際知名的科技工業區﹑台灣電子業的龍頭﹑國際資訊業製造的重鎮。
研究機構的聯瑣反應﹐帶動這個地帶繁榮發展﹐成為傲視全國的科學城﹐也成為台灣產業的未來希望﹐帶來經濟繁榮﹐造福許多人。只是我們在慶幸光榮的一面﹐莫忘了這一片繁榮美井景是犧牲了可憐原有的弱勢住民﹐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土地徵收中﹔交通路線的拓寬﹑大學﹑園區等大建設一再強勢侵奪下﹐逐漸從土地剝離﹐失去了鄰里﹐更失去了有的生活文化結構。這些科技人其時實就像當年他們的祖先一樣﹐夾帶著強勢的政策﹑技術以開疆闢土﹐帶來繁榮與發展﹐同時也將平埔族從她們的土地和文化剝離。其次﹐繁榮與發展不是只有利多的一面﹐不可避免的「破壞」和「新問題」亦同時產生﹐如交通的紊亂擁塞﹑文化生態的破壞﹑族群的疏離﹑生活品質的惡化等﹐是我們在享受繁華美果時﹐不能不正視的課題。
我是新住民﹐不是過客
清﹑交大的學生甚至工研院的研究員﹐基本上他們都只是過客﹐他們可以和這塊土地一點關連都沒有﹐而享受這裡的豐富資源﹐他們可以不知道這裡的歷史背景﹐因為他生活在封閉的知識殿堂﹐他可以和這兒的人文﹑生態一點關係都沒有﹐因為他關心的是台北都會﹑國際局勢甚至整個人類命運的偉大問題。而我們是新住民﹐這裡市我們的新故鄉﹐不能封閉在社區的象牙塔中﹐只享受著建商所提供的公共設施﹐而不知道這個美麗城堡的周遭﹐有那些充滿人情味的歷史故事﹔我們的生活圈有那些文化資產、那些人文﹑生態特點或是有那些值的我們關心﹑留意和付諸行動去改善的問題呢﹐更歡迎您一起來關心﹑提供資訊﹐更歡營您加入我們的行列。
「梅竹」生活圈 大事年表
平埔族中的「道卡斯族」在竹塹社一帶活動
荷蘭、西班牙時期(1624-1662)
1626 天啟六年 西班牙人到新竹傳教
1647 隆武二年 荷屬東印度公司以「Pocael」﹑Pocaal」記載竹塹社戶口資料﹐計有78戶﹐324人。
1654 隆武九年 竹塹社戶登記達最高﹐共計149戶﹐523人。
明鄭時期(1662-1684)
1661 永曆十五年 鄭成功派陳絳屯墾竹塹
1662 十六年 荷人投降﹐鄭成功稱台灣為東都﹐設承天府﹐下置天興﹑萬年兩縣﹐新竹區數「天興縣」。這是竹塹首次被納入中國王朝版圖。
1676 三十年 置通事於竹塹社。
1682 三十六年 清軍進犯台灣。鄭克塽為運送軍糧支援雞籠﹑淡水軍隊﹐研圖徵用土番。勞役嚴苛﹐土番相繼反抗﹐竹塹社亦響應。陳絳討伐﹐社番逃入十八尖山﹐客雅山等地。王世傑運餉有功﹐請墾竹塹地方。
清朝時期(1684-1895)
1684 康熙二十三年 台灣歸入清朝版圖﹐社一府三縣﹐竹塹歸諸羅縣。
1691 三十年 王世傑進入竹塹開墾﹐為閩南人移民之始(另一說法為1711進入﹐故有三種版本)
1725 雍正三年 客家人徐立鵬開啟粵籍入墾竹塹之始。
1785 乾隆五十年 鄭陳蘇三姓開墾「金山面」蓋「香蓮庵」奉祀觀音佛祖﹐同治年間易名為「靈泉寺」。一八九O年改建﹐稱金山寺」。並懸掛「開台金山寺」牌匾。
日據時期(1895-1945)
1895 北埔姜紹祖率抗日義軍數百人﹐進至「水仙崙」。鐘石妹亦從「樹 林」募義民軍二營﹐紮於二重埔。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出新竹城﹐據牛埔與義軍對峙。
1928 昭和三年 十八尖山規化為森林公園
1935 八年 地一屆地方選舉。
1936 九年 天然瓦斯研究所(潘)
1938 十一年 天然瓦斯研究所成立。
國民政府(1945--)
1945 民國三十四年 日本投降。新竹市(省轄市)﹑新竹縣分家分產。
1940 民國三十九年 全省行政區域再調整﹐隸屬台灣省新竹縣新竹市。
1952 民國四十一年 埔頂變電所竣工。
1956 四十五年 清華大學復校﹐首任校長梅貽琦。青草湖水庫落成。
1958 民國四十七年 交通大學成立﹐初設於博愛路之博愛校區。六十七年增設光父校區。五十一年﹐我國第一部新型IBM電子計算機650式主機在交大啟用。
1973 民國六十二年 經濟部合併「聯合工業研究所」﹑「聯合礦業研究所」﹑「金屬工業研究所」﹐改制財團法人登記的「工業技術研究院」
1977 民國六十六年 高速公路通車至新竹。
1980 民國六十九年 科學園區管理局成立。七十五年行政院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破土動工。
1982 民國七十一年 升格為省轄市。
1993 民國八十二年 行政院核定通過科學城計畫。
參考書目
李丁讚等
1997 「金山面」社區史
交通大學
清華大學
施添福 清代台灣竹塹地區的土牛句和區域發展
{台灣風物}40:4 1—68
張炎憲
1995 竹塹地區平埔族的遷移與新竹開發
{竹塹文獻雜誌}84-91新竹市立文化中心
王家燦
1995 王世傑之背景影響及其家族發展史
{竹塹文獻雜誌}92-96新竹文化中心
張德南
1995 王世傑與新竹地區的開發
{竹塹文學雜誌}97-102新竹文化中心
1997 新竹市縱合發計劃 第二次期中簡報
新竹市志
走過一甲子
從歷史的光曙才能看清自己的舞台
會選擇來到「梅竹山莊」定居落戶的人﹐必定是因為這裡的環境有許多吸引人的條件﹐而我們這一批最新的移民﹐可否知道「梅竹」這一帶的生活圈是怎麼形成的 百年來她是如何演變發展的 以及如今在這個生活圈中的特點和問題﹐我們試圖追尋一些歷史的痕跡﹐以便在時空中找出自己的座標﹐看清自己的定位﹐以及自己在這個歷史﹑環境脈絡下生活的意義。
地理的演變
由於這裡原本不是一個村莊﹐也不是一個「祭祀圈」﹐甚至連一個主要的地名都沒有﹐她是許多地方的邊界點﹐所以很難有一個界定的範圍﹐如今我們統稱為「梅竹生活圈」﹐範圍大約是:
清朝時代﹐東邊有「埔頂」﹑「金山面」﹐西面是「青草湖」﹑南為「雙溪」﹐梅竹社區應該是在「赤土崎」的偏南方﹐在「埔頂」﹑「雙溪」﹑「青草湖」交界處一帶。
道卡斯人是這兒的原住民
現在我們稱為平埔族中一族 …….道卡斯族﹐在荷蘭據台時代開始有了文字記載他們的存在。荷人以「 pocael 」「pocaal」 記載竹塹社戶口資料﹐當時(1647年)有七十八戶﹐三百二十四人。
明鄭時期﹐雖然北台灣設有天興縣﹐但其政治勢力主要在南台灣﹐竹塹地區依然是道卡斯人的活動範圍。明永曆三十六年(1682)清軍準備進犯台灣﹐鄭克塽為運送軍需糧餉北上接濟雞籠﹑淡水的軍隊﹐沿途徵用土番。由於勞役繁雜嚴苛﹐土番相繼作亂﹐竹塹社亦響應﹐鄭克塽令陳絳討伐﹐社番逃入十八尖山﹑客雅山等地﹐即今寶山﹑北埔﹑額眉等丘陵地。這是有文字史以來﹐和梅竹社區關係最近的第一次。
移民……..爭奪土地﹑開墾土地
同年﹐王世傑因負責督運軍糧﹐途經竹塹時﹐見地荒原平坦遼闊﹐溪流縱橫﹐適於開墾耕種﹐他將漢人耕作技術引進﹐今天新竹地區的農田﹐大半的墾植殖﹐都在他手中完成。另一種說法認為王世傑是在康熙三十年﹐率領親族一百八十餘人進入竹塹墾殖﹐開啟了漢人爭奪土地的第一頁﹐也是第一批融入這塊土地的移民 ……閩南人。
第二波移民潮是雍正三年(1725)客家人徐立鵬為首﹐客家人晚閩南人十餘年來到﹐因此水利便利之地都已經被閩南人開墾殆盡﹐客籍移民只好在丘陵地開墾﹐其中的艱辛可以用黃榮洛所寫的 「渡台悲歌」來形容﹕
「勸君切莫過台灣﹐台灣恰似鬼門關﹐千個人去無人轉﹐知生知死都是難。就是窖(墳)場也敢去﹐台灣所在滅人山。
台灣本係服建省﹐一半漳州一半全泉﹐一半廣東人居住﹐一生生番併熟番﹐生番住在山林內﹐專殺人頭帶入山﹐帶入山中食栗酒﹐食酒唱歌喜歡歡。熟番原係人一樣﹐理番吩咐管番官﹐百般道路為末處﹐講著賺銀食屎難。」(潘)
竹塹社原住民協助清兵平定林爽文事變有功﹐設屯番制﹐並訂定「土牛溝」禁止漢人越區開墾﹐「土牛紅線」以東為收歸為平埔熟番的屯墾區﹐名義上是為了保障原住民的權益﹐漢人移民而成為受雇於竹塹社之雇農或開墾戶。但短短一﹑二十年後﹐竹塹地區土牛溝以西的廣大草地﹐幾乎都落入和人手中﹐而成為閩粵墾佃拓荒置產的新天地。由於熟番必須繳納很重的課餉﹐還要題工個種勞役﹐無暇耕種打獵﹐只好以杜賣草地荒埔來支付沉重的課餉。結果使得鹿場更小﹐終陷入不得不繼續杜賣草地的惡性循環(施) 。到了乾隆末年﹐林特魁﹑林泉興等敏粵移民已經逐步由竹塹社番中取得南門城外﹐土地公坑﹑大坪頂﹑金山面至厚力林一帶的墾地權利。
乾隆二十六年﹐竹塹地區少數點狀的界址﹐才被土牛和土牛溝串成線狀的分佈。這條「深六尺﹐闊一丈貳尺」的有形番界﹐仍然限制不了和人向番地的侵耕和越墾﹐施添福先生將「土牛紅線」以西稱為「漢墾區」﹐以東分為「保留區」和「隘墾區」﹐這三種區域代表著不同的土地拓墾和經營方式﹐也形成不同的社會組織和族群關係。「梅竹」一帶﹐剛好在「土牛紅線」經過的區域﹐但到底在以東或以西﹐以目前的史料仍不得判讀。
但施添福也表示: 不論是漢墾區﹑保留區或隘墾區﹐墾戶都是拓墾的中堅份子﹐墾戶不論是向業戶﹑番社﹑佃首取得佃批。都要親自批荊斬棘﹐除非安全受到威脅﹐都以草寮暫充棲身之所﹔等到拓墾初步完成先種五穀雜籽﹐其次竹坡鑿玔﹐最後身耕細作。這些電農乃在自幾的田地上擇吉興工﹐見竹永久性的家屋。於是從荒原的草寮﹐到田也間散佈著零散的家屋﹐隨著漢移民所到之處﹐這種散屋竹漸由漢墾區巷保劉區和隘肯區擴散﹐在清代竹塹地區構成點型的散村景觀。研著大路小徑﹐巷業戶﹑佃首的收租公館集中﹐這些公館竹漸成為鄰近地區的交通節點﹐而發展成集村式的鄉街﹐如今山面。基本上「梅竹」應該還是相當荒涼的地帶﹐西面仳鄰著的亂葬崗的雞蛋面就可以想像這一帶的貧瘠。
這時候的梅竹社區一帶﹐相對於竹塹城﹐是一個邊陲而且危險的地帶。從一片荒原﹐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今日的科技重鎮﹐如何為建商青睬﹐科技人選擇落腳的理想家園呢?這中間還有許多艱辛的歷程和發展過程所帶來的問題﹐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
「土牛紅線」小檔案
土牛﹑土牛溝﹑土牛紅線﹐是清代治理台灣時所劃定的人文界線。一來為防和民窩藏於番地﹔二來使生番不得逸出為害。此一政策最初緊為隔離漢番﹐最後竹漸演變成劃分漢民﹑熟番﹑生番界線的傾向。
先是在生番出沒的要口處立石為界。繼而在立石處開溝﹐」以山溪為界﹐其無山溪處﹐亦一律挑溝堆土﹐以分界線。」築為界線的土堆﹐其外形如臥牛﹐故稱土牛﹔而居側的深溝﹐則稱為土牛溝。此外﹐當初畫界時﹐曾使用紅比再輿圖上畫線﹐因此習慣上以「土牛」代表地表上有形的界線﹐「紅線」只稱地圖上無形的番界﹐兩者合稱「土牛紅線」。(施添福)
從荒原到科技城
在原住民的時代﹐這裡應該是一片荒原﹐既不臨港﹐也沒有肥沃的土地和便利的灌溉。一直到漢人將灌溉技術引進﹐硬是開墾起來﹐從城裡慢慢往竹東方向拓展﹐一寸一寸地與原住民爭地﹐因此這個過程﹐除了開墾荒地的辛苦外﹐還交雜著漢人彼此對土地的爭奪械鬥﹐更危險的還是防縊「兇番」的出沒。清朝政府為了管理的方便與安撫原住民﹐立石﹑開溝等方式制訂了一條「土牛紅線」﹐盡止漢人越區開墾。
這時後的赤土崎在「土牛紅線」之外﹐也就是在所謂的化外之地。之後漢人不斷越區偷墾﹐引起爭端。清政府以屯田制﹐讓所有權歸平埔社人所有﹐漢人要向番社租地方能耕種。相對於竹塹成的繁榮﹑竹東﹑竹北的快速發展﹐這裡只是艱辛開墾的貧脊之地。所以晚到的客家人只能硬著頭頸向這危險貧瘠之地爭地。
清代就有新竹南門面(歌薰門)到金山面的道路﹐此路經關東橋到樹林(竹東)。墊定下今日交通樞紐的基礎。日據時代屬於「國道」級的「規定道路」﹐明治四十年設有輕便車道。這條由新竹市南門經花園街到翅土崎到竹東的輕便車﹐曾風光一時﹐也為兩地的貨物﹑交通提供更大的流量。到了昭和十二年﹐自動車(公車)逐漸發達﹐輕便車的風光歲月才被取代。1923年﹐竹東探勘出油氣﹐日皇昭和的弟弟皇太子要來探查﹐總督府直接撥款給地方拓寬現在的光復路﹐殖民政府還規定居民必須夾道頂禮﹐讓老一輩對這條路留下深刻的記憶。當時的路旁種植了油加利樹作為行道樹﹐政府還規定居民要照顧路樹﹐可憐「十年樹木」苦心的政策與執行﹐1978年在發展---拓寬的觀念下全部被砍除。光復初年叫「拓東路」後改名為光復路。這時候梅竹區仍屬於新竹‑--竹東交通要道旁的小散村﹐應是一片紅土的蔗田﹑茶園﹐因為當時光復路工研院附近(東光路)只有一戶鄭姓人家﹐入夜後一片遍漆黑(蘇)。
由於地理位至恰好在新竹----竹東的交通樞紐﹔加上大戰後軍事基地的進駐﹐關東橋一帶交通負荷日趨繁重﹐使這條黃金路線不斷成長。1978高速公路通車﹐交流道的位置剛好設在光復路上﹐這時「梅竹」的條件更躍升為新竹聯絡台北甚至全省的黃金地段。交通的發展讓醜小鴨搖身一變成美天鵝﹐但要知道這也不是偶然的機運下的結果﹐而是有些背景條件加上政策性的導向所醞釀成的。
日據時代﹐竹東員崠子山油礦的發現﹐日本政府於是在今日的工研院成立了「天然瓦斯研究所」﹐昭和十一年﹐也就是六十年前﹐日本人就有意將這個區域規劃成軍事基地﹑與科技研究的重心。國民政府接收以後﹐由中國石油公司接管﹐接續燃料和石油產品之研究。三十四年改組為「經濟部聯合工業研究所」﹐間接促成清大﹑交大的相繼設立﹐培育無數的科技人才﹐因此科學園區的選定也在這些條件的累積下產生。
工研院 小檔案
工研院的前身﹐「台灣總督府天然瓦斯研究所」。六十幾年前﹐也就是昭和十一年﹐設立於新竹州新竹市之赤土崎﹐掌管天然瓦斯之研究與調察事務。直隸屬於台灣總督府管轄﹔日本皇太子及新竹總督﹐均曾蒞臨視察﹐可見其重要地位。
當時的正門前方有一座北部唯一的賽馬場﹐也就是在現今的新竹高商校址。日本戰敗後﹐曾任第一部部長的松井明夫還在東京籌組「赤土會」以連繫瓦研所時代的同仁情誼。當時台灣籍同仁洪萬龍等人還千里赴會﹐一直到民國八十三年老輩凋零﹐不得
不宣佈解散﹐才結束了這段日台情誼。
光復後由中國石油公司接管﹐還兼接收海軍第六燃料所(今化工所對面)﹑東光宿舍(當時叫丙號宿舍)﹑光明新村。接收戰後一片殘景﹐機具殘缺﹐中油公司整頓後﹐側重在燃料及石油產品之研究。民國四十三年改組為「經濟部聯合工業研究所」﹐原意是要推動糖業試驗所﹑肥料公司﹑林業試驗所﹑台北工業試驗所等各研究機構合併﹐但整合失敗﹐徒有其名。不過五十一年所設立的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室﹐讓聯工所許多研究大放異彩。
阮鴻騫院長將原來在水源地的大門改在光復路﹐一來為了光復路寬敞交通較便利﹐二來為了同仁往返光明新村宿舍方便﹐工研院才有今天的門面。
民國六十二年﹐政府大力推動十大建設的同時﹐將原來經濟部的「聯合工業研究所」和「聯合礦業研究所」以及「金屬工業研究所」三個單位合併﹐改制為財團法人「工業技術研就院」。
其中「聯工所」初期仍以化學工業之研究為主﹐之後電子工業研究中心成立﹐接著電子所﹑能源所﹑機械工業研究所相繼成立。七十二年﹐「工研院聯合工業研究所」才又改名為「工研院化學工業研究所」。在梅竹社區旁的「測量技術發展中心」也是在化工所的支援下成立。現任市長童勝男曾任化工所副所長。
工研院對新竹﹐甚至對整個國家的發展﹐功不可沒。日本政府當初的規劃和設置﹐對於帶動整個新竹成為高科技的科學城有關鍵性的影響
二次大戰結束後﹐中美訂立「原子和平用途協定」﹐政府遂成立「清華大學籌備委員會」﹐當時各縣市政府認為有助地方發展﹐皆極力爭取社校。首任校長梅貽琦南來北往看了十幾塊地﹐因中央科學研究院院長胡適之的關係﹐起初青睞台北的南港﹐但天候過於潮濕而作罷。當時新竹首任民選縣長朱盛淇極力爭取﹐梅貽琦看上這塊屬於中油公司的地﹐由聯工所代管﹐當時聯工所的所長沈覲泰認為與大學為鄰﹐設備人才可以互相交流﹐頗多助益。為了讓清大達到復校標準﹐於是將中油的地﹐連同成功湖﹑東院也一併移撥﹐送了42甲地。民國四十五年「新竹縣各界協助清華大學復校委員會」提供34甲土地﹑五十萬基金給清大復校。清大在原子﹑物理﹑數學等科系為台灣科學研究札根做為回饋。
交通大學在四十七年在博愛校區成立﹐六十七年因擴充校地﹐才搬到原「陸軍威武營區」的光復校區﹐陸續又收購民地和「陸軍日新營區」最近又在徵收校地﹐預計擴充到77公頃。交大在電子科學﹑半導體方面貢獻頗大。
兩所大學的匯集﹐讓這塊原被規劃為科技研究與軍事用地﹐轉型為高科技的知識殿堂﹐培育無數的尖端科技人材。科學園區的設立和這一「人力」的因素有密切關連。民國五十八行政院即已規劃在新竹設立科學工業原特定區﹐即因清﹑交大﹑工研院能就近題供研究和技術人材﹐與廠商進行人才培訓﹑建教合作和共同研究。六十九年終於在政策的強力主導下﹐在此下了一顆金雞蛋。隨著科學工業的快速蓬勃發展﹐第二期﹑第三期陸續徵地開發。原有貧瘠的農地﹑荒涼的墳地搖身一變成國際知名的科技工業區﹑台灣電子業的龍頭﹑國際資訊業製造的重鎮。
研究機構的聯瑣反應﹐帶動這個地帶繁榮發展﹐成為傲視全國的科學城﹐也成為台灣產業的未來希望﹐帶來經濟繁榮﹐造福許多人。只是我們在慶幸光榮的一面﹐莫忘了這一片繁榮美井景是犧牲了可憐原有的弱勢住民﹐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土地徵收中﹔交通路線的拓寬﹑大學﹑園區等大建設一再強勢侵奪下﹐逐漸從土地剝離﹐失去了鄰里﹐更失去了有的生活文化結構。這些科技人其時實就像當年他們的祖先一樣﹐夾帶著強勢的政策﹑技術以開疆闢土﹐帶來繁榮與發展﹐同時也將平埔族從她們的土地和文化剝離。其次﹐繁榮與發展不是只有利多的一面﹐不可避免的「破壞」和「新問題」亦同時產生﹐如交通的紊亂擁塞﹑文化生態的破壞﹑族群的疏離﹑生活品質的惡化等﹐是我們在享受繁華美果時﹐不能不正視的課題。
我是新住民﹐不是過客
清﹑交大的學生甚至工研院的研究員﹐基本上他們都只是過客﹐他們可以和這塊土地一點關連都沒有﹐而享受這裡的豐富資源﹐他們可以不知道這裡的歷史背景﹐因為他生活在封閉的知識殿堂﹐他可以和這兒的人文﹑生態一點關係都沒有﹐因為他關心的是台北都會﹑國際局勢甚至整個人類命運的偉大問題。而我們是新住民﹐這裡市我們的新故鄉﹐不能封閉在社區的象牙塔中﹐只享受著建商所提供的公共設施﹐而不知道這個美麗城堡的周遭﹐有那些充滿人情味的歷史故事﹔我們的生活圈有那些文化資產、那些人文﹑生態特點或是有那些值的我們關心﹑留意和付諸行動去改善的問題呢﹐更歡迎您一起來關心﹑提供資訊﹐更歡營您加入我們的行列。
「梅竹」生活圈 大事年表
平埔族中的「道卡斯族」在竹塹社一帶活動
荷蘭、西班牙時期(1624-1662)
1626 天啟六年 西班牙人到新竹傳教
1647 隆武二年 荷屬東印度公司以「Pocael」﹑Pocaal」記載竹塹社戶口資料﹐計有78戶﹐324人。
1654 隆武九年 竹塹社戶登記達最高﹐共計149戶﹐523人。
明鄭時期(1662-1684)
1661 永曆十五年 鄭成功派陳絳屯墾竹塹
1662 十六年 荷人投降﹐鄭成功稱台灣為東都﹐設承天府﹐下置天興﹑萬年兩縣﹐新竹區數「天興縣」。這是竹塹首次被納入中國王朝版圖。
1676 三十年 置通事於竹塹社。
1682 三十六年 清軍進犯台灣。鄭克塽為運送軍糧支援雞籠﹑淡水軍隊﹐研圖徵用土番。勞役嚴苛﹐土番相繼反抗﹐竹塹社亦響應。陳絳討伐﹐社番逃入十八尖山﹐客雅山等地。王世傑運餉有功﹐請墾竹塹地方。
清朝時期(1684-1895)
1684 康熙二十三年 台灣歸入清朝版圖﹐社一府三縣﹐竹塹歸諸羅縣。
1691 三十年 王世傑進入竹塹開墾﹐為閩南人移民之始(另一說法為1711進入﹐故有三種版本)
1725 雍正三年 客家人徐立鵬開啟粵籍入墾竹塹之始。
1785 乾隆五十年 鄭陳蘇三姓開墾「金山面」蓋「香蓮庵」奉祀觀音佛祖﹐同治年間易名為「靈泉寺」。一八九O年改建﹐稱金山寺」。並懸掛「開台金山寺」牌匾。
日據時期(1895-1945)
留言列表